1962年10月至11月,中国边境防卫军击退了印度军队的入侵,并取得了完全的胜利。在这次中印边境战斗中,除了指挥官和战士拥有正确作战战术和优秀的战斗精神以外,中国军队的边防装备也是取得战斗胜利的重要因素。
然而,在这样辉煌的胜利之后,我军没有积极扩大战争成果,而是马上释放战俘,将战斗中缴获的军事装备返还给了印度。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归还印度的军用车辆时,我军把所有车辆都加满了油,并对一部分车辆刷了新油漆。这种一反常态的做法,让很多人感到困惑。当时,我军物资补给并不容易,按理来说,这些缴获的军事物资能够及时地弥补我军的需要。可是,为什么我军会这样做呢?
众所周知,自从我国建国以来,印度总是对中国领土抱有巨大的野心。印度在其野心的驱使下,从1950年开始妨碍西藏的和平解放。同时,印度还不断地侵入我们的领土,设置了许多前哨和据点,给我国边境安全带来了诸多的困扰。
1951年以后,印度军队非法越过了两国的分界线,占领了我国2000多平方公里的领土。印度军队胡乱说当时由中国控制的阿克赛钦地区是印度领土,反复要求让我国军队撤离该地区。作为一个大国的印度,总是有着独特的性格,总是对自己感到很自信。特别是在中国反击印度的战争爆发之前,印度政府和国民一直保持着自信,对于边境问题持有强硬的态度。
此外,在军事上,印度人总是宣扬一个印度兵可以对抗10个中国兵。1951年,印度向北朝鲜派遣了观察员,亲眼目睹了志愿军抗击美军的英雄行为。他们瞬间又不自信了,印度政府当即改口说:印度的士兵只能应付六个中国士兵。
那么,印度政府为何这么自信呢?
第一,印度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印度人长期作为英国人的仆人,追随所谓的大英帝国。无论是两次鸦片战争,还是八国联军对中国的侵略,印度军队都多次击败腐败无能的清军。虽然建立了新中国,但是,在印度人眼里,中国还像满清一样腐朽无能、不堪一击,所以,一直保持着对中国军队的优越感。
第二,客观地看,印度军队拥有一定的战斗力,印度军队里有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几支王牌部队。印度军队在北非、南欧、东南亚战场上的十分活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军队模式和作战方式。
第三,印度军队以前在和外国的战争中确实是获得了一些好处。例如,在与巴基斯坦的战争中,印度军队总是处于优势地位。印度的民族自信心强烈,尼赫鲁公然称仅印度就可以击败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共同进攻。
最后,美国和苏联为了拉拢印度花了很多功夫。美国人称赞印度,并且给予印度诸多好处。苏联在1958年以后,与中国的关系极速恶化,转而支持印度。1959年8月,印度第一次在中国边境地区挑衅时,苏联不仅没有谴责印度,还反过来斥责同属社会主义阵营的中国。紧接着,苏联承诺向印度提供军事武器。
面对印度的频繁挑衅,毛泽东起初并没有准备使用武力。作为经历了长期革命斗争的领导者,毛主席把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当作自己的生命。因此,他不会因为害怕强权,而抛弃国家利益。但是,毛泽东不得不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是因为1958年以后,中国的国际形势极度恶化的缘故。当时,我国和美国处于敌对关系,美国对我们国家进行了封锁,苏联和我们的关系又开始恶化,我们处于腹背受敌的局面。
然而,随着印度的咄咄逼人,毛泽东意识到和平和宽容不能影响印度政府,反而会助长了他们的傲慢。因此,毛主席准备等待时机教训一下印度人。
彼时,中央军委计划让张国华采取行动,对印度进行反击。随后,中国与印度的战争在东段的克节朗河谷爆发。我国军队发射了150多发迫击炮,一瞬间,印度军队的阵地变成了火海。紧接着,我们的步兵向敌人阵地发起了冲锋。仅仅用了两个小时,敌人的阵地就被我军击破。最终,印军282人死亡,90人以上被俘,60人逃脱。对此,我军没有懈怠,继续追击敌人,将敌人打得落荒而逃。
在第一场战斗中便获胜,所以,我们准备及时结束这样战争,我军为和平谈判而做着积极准备。中国政府没多久发表声明,呼吁和平解决中印边境问题,双方武装力量撤离实际控制线20公里。但是,印度政府不甘失败。因此,印军不撤退,反而在边境地区配置兵力,向边境运送武器,准备再打一仗。我军也这个时候决心让印度政府彻底醒悟,于是,决定给予他们痛击。
最后,我军英勇作战,将不堪一击的印度军队彻底打败。印度军队在我边境的军队基本上覆灭,很多印度士兵逃入山森中,军用车辆和坦克丢的四处可见。我军的战斗从高山地区到平原地区越来越顺利,慢慢地当地气温变高,地形变平以后,我军的许多士兵纷纷脱下棉袄去追击敌人。而印度军队却溃不成军。
当时,印度的技术人员准备对工厂、桥梁、医院等设置爆炸物进行爆破,新德里整体处于恐慌状态。人们开始争取生活物资,政府人员人们到处筑起路障,好像要世界末日一样。可就在此时,我军在毛泽东主席的指示下,选择主动撤退。因为当地马上进入冬季,大雪封山对我军是不利的,因此,我军选择了留下余力进行撤退。
中印战争可以说是一场政治战争。其战略目的不是打败印度,而是通过战争来促进和平,让印度政府和国民认识到中国绝不是软弱可以肆意欺凌的。印度对中国领土的侵占,到头来终究是要付出鲜血的代价。
那么,我军当时还缴获了印度军队大量的军事物资,后来竟然都还给了印度军方,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里面的道理很简单。
首先,和我国军队的武器相比,印度军队的武器装备太过于落后。最明显的比较是步兵使用的武器。那时,我军已经全面装备了以AK-47突击枪,而印度军队还在使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旧步枪。在实际战斗中,印度兵自然是要被火力压制的。我们缴获如此落后的武器也没有用,不如归还给印度一方。
其次,拿了这些武器,我们没有合适的弹药,没有补给线,反而是徒增麻烦,不利于我军的作战。
中国以极其快的速度取得了对印度的反击胜利,阻止了印度的侵略行为,打破了印度那不知何处来的“自信心”,让印度人认识到了中国的真正实力。这次惨败给印度人留下了深深地阴影,之后印度的军费也居高不下,给国民经济造成了巨大负担。曾经非常自信的印度领导人尼赫鲁,在这以后心情开始变得低落。
可以这么说,在中国边境上进行的对印度的反击战争,不仅击退了可恶的印度军队,还说保证了边境地区几十年的和平环境,为中国边境地区的稳定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不得不说,老一辈革命家的决策是非常明智的,是有些卓越的战略眼光的。
时间过得很快,到了今天,印度政府竟然敢于再次挑衅中国边境地区。也许印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武器装备有了全面的进步,拥有了可以和中国竞争的资本。但是,近数十年来,中国的国防、军事、科学技术力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在各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现如今的中国,更不怕印度的无理挑衅,我们有实力和信心去抗击一切来犯之敌!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59年前打败了侵入我国领土的印度军队。就算经过了59年,印度军队的武器装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中国人民解放军也会用尽一切方式打败一切来犯之敌。因此,如果印度轻率地进行战争,不仅会得到和59年前同样的结果,还会付出比以往更大的代价、更多的鲜血。
结语
中国军队尽管是站在了正义的一方,进行着政治的战争,但是,我们仍然要优先选择和平的方式去处理历史遗留下来的领土争议问题。印度政府首先引发了战争,但中国政府没有记着以往的诸多仇怨,而是向印度表明了和平的诚意。中国希望,印度能够正视历史、面对现实,不要再对中国的领土抱有任何的幻想,不要妄想通过战争来解决问题。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不容侵犯,只有中印双方冷静下来,通过和平交流来达成共识,以此解决两国边境问题。最后,身为中国人,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惕,积极投身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抵御一切挑衅我中华的强敌。
